少生氣

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「笑點」。
  什麼是笑點?
  遭逢的事物超越某一個幽默程度,令人哈哈大笑,那個幽默的程度就是笑點。
  有些人笑點低,聽到不怎麼幽默的笑話也能哈哈大笑。
  有些人笑點高,經常板著一張臉,一年難得露出幾次笑容。
  歷史上以「笑點高」而聞名的美女首推褒姒,周幽王為引美人一笑,不惜自舉烽火欺騙諸侯,最終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和整個王國。
  由此可見,笑點太高是人格修養的缺點,因為這樣的人生太嚴肅。
  然而笑點如果太低,有事沒事就張口哈哈大笑,小心別人把你當成神經病。
  笑點應該適當,或寧可低也不要高,如此人生才比較輕鬆、比較愉快。
  


  除了笑點,每個人也有自己的「怒點」。
  所謂怒點,是遭逢的事物超越某一個不合理的程度,令人生氣動怒,那不合理的程度就是怒點。
 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由於需求相似、思想單純,怒點都差不多。
  之後隨著年齡漸增,權勢地位逐漸拉開,怒點的差異也就越來越大。
  怒點越高的人越少動怒,修養也越好。
  怒點太低,動不動就發脾氣,是人格修養的重大缺點。
  因為生氣動怒除了不利於健康,更會傷害人際關係,永遠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好處。
  雖然如此,我們身邊仍不乏動不動就發脾氣,怒點極低的人。
  就我的觀察,怒點低的人不是有錢,就是有勢,或是有病。
  有錢的大富翁、有勢的大官,怒點之所以低,是因為他們動怒以後通常不會嘗到負面後果。
  假如你沒錢又沒勢,卻經常發脾氣,肯定是你的個性有問題。
  個性問題從心理醫生的角度看就是有病。
  不管是有錢、有勢,或有病,凡是怒點太低的人都應有自知之明,並應竭盡全力改進這個毛病。
  甚至,管他怒點高低,我們這一生都應為「提高怒點」而努力。
  努力到什麼時候應有所成呢?
  六十歲。
  為什麼?
  因為孔子說:六十耳順。
  「耳順」就是管他聽到什麼,別人批評什麼,你都覺得不逆耳,心裡全不在意。
  因為不在意,所以不會影響自己的心情,也才能不動怒。
  談到這,我覺得自己的修鍊有待加強,因為如今五十八,距耳順只剩兩年,偶爾聽到胡說八道的話,看到狗皮倒灶的事,我還是會生氣。
  所幸這「偶爾」出現的頻率越來越低。
  也許再修鍊兩年,我也能進入耳順之境。
  我是如何修鍊的呢?
  每當感覺內心有一團火氣,即將要發作動怒的時刻,我便強迫自己思考以下兩個問題:

一、這是誰的錯?
  好比說服務生的態度不好、計程車不守交通規則、摩托車蛇行超速、駕駛猛按喇叭、鄰居亂丟垃圾……,這些都是別人沒水準、別人犯錯,為什麼我要生氣,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?
  碰上這類事情,暗自搖搖頭,感嘆世風日下,不必生氣。

二、生氣能改變現況嗎?
  之所以生氣,是因為發生了一件讓人火大的事情。
  例如李登輝說日本是台灣的祖國、走在半路下了場傾盆大雨、火車誤點以致錯過重要約會、遺失才買了兩天的新手機……,碰上這些事情的確讓人懊惱,可是,生氣對已經發生的事情能有任何改變嗎?
  如果沒有改變,生氣何用?
  別忘了不管做什麼事情,都要有目的。
  即使生氣也是如此。

  以上簡單兩點,講起來容易,做起來難。
  因為憤怒是人的基本情緒之一。
  碰上某些事情,有時候也說不出個所以然,反正瞬間血壓飆升,脾氣在剎那間爆發,哪來的心情思考前述兩個問題?
  這時就有事後檢討的必要。
  也就是,管他什麼原因,每次生氣動怒之後,等到情緒平復下來,都有自我檢討的必要。
  檢討什麼呢?
  還是前述那兩個問題:這是誰的錯?生氣能改變現況嗎?
  生氣一次就檢討一次。
  如果發現自己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,或白白生了一場氣,那麼就要提醒自己:下次碰上類似的事情,千萬不要生氣!
  一次、兩次、三次……,每次都這麼檢討,每次都這麼提醒自己、要求自己,除非麻木不仁,否則脾氣鐵定會越來越好,忍功也會越來越高。
  久而久之,你就會進入耳順的境界。
  


  想要耳順,第一個大原則是對許多事情都不要太在意。
  生命中值得在意的事情如果是一,那麼不值得在意,或是不應該太在意的事情就是三、是五……
  在意的事情越少,生氣的機率就越低,日子也才能過得越自在安詳。